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讲话稿
同志们:
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会。这次会议的主题是:总结、交流过去一年的工作,研究、部署2007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。
一、回顾与总结
2006年是“十一五”的开局之年,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。
(一)积极推进新一轮图书馆建设,图书馆整体实力有了新提高。在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在“十一五”开局之年,除了十堰市图书馆改造工程、大悟县文图大楼投入使用以外,远安、团风、天门等地图书馆新馆工程即将投入使用。另外有宜昌市、南漳县、云梦县等11个新馆开始建设。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已正式列入“十一五”规划,按照“一次规划,分期建设”的总体设想,一期工程预计投资4个亿,新建馆舍5万平方米。全省正在筹建或已经纳入政府“十一五”建设规划的新馆项目大约还有20余家,其中仅十堰市就有:丹江口市规划在新城投资800万建6000平方米的新馆;房县投资300万建3000平方米的新馆;郧西县投资1000万建3500平方米的图文博多功能新馆。据了解,目前全省90%以上的图书馆进行了扩建、维修和环境整治,如襄樊、鄂州、恩施州、潜江、洪湖等地都加大了图书馆的维修投入,使各地馆舍条件不断改善,图书馆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。
(二)进一步贯彻落实《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》,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有了新增长。各级图书馆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,大力抓好《条例》的贯彻落实,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扶持,各级财政投入稳步增长。据不完全统计,2006年全省图书馆事业总经费将接近9000万元,比2005年增加800多万元。其中,武汉市(包括13个区)平均增长百分率达到二位数,潜江增长翻番,十堰增长25%,荆州增长22%,黄冈增长18%,黄石增长17%,大冶、京山、咸安、监利、建始、英山、房县、巴东等增长在20%以上。不仅事业经费稳步增加,购书经费也有明显增长,如:省图书馆增加130万元,达到500万元,十堰、孝感、随州、黄梅、宜都、石首、钟祥各增加了5万元以上。同时,呈缴本制度在各地文化主管部门支持下逐步规范化、制度化,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,潜江的曹禺文献馆、襄樊的胡绳图书馆、东西湖的湖北作家文献中心、荆门的啤酒文献中心等都初具规模。总之,《条例》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,使得各地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得到进一步增加,内外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,图书馆文献基础建设得到加强。
(三)不断创新服务方式,提升服务功能,图书馆服务有了新亮点。去年,我在全省馆长会上提出,图书馆长要思考新形势下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创新,要探索现代条件下图书馆服务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,各馆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。一是各类讲座创出品牌。省馆的“名家讲坛”、“精英论坛”,武汉馆的“名家论坛”,武汉市少儿馆的“名师讲座”,十堰市馆的“共筑和谐十堰讲坛”,黄石市馆的系列“知识报告会”,夷陵区馆的“平湖论坛”等,都创出了品牌效应,已经成为为大众服务的重要成果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。此外,黄冈市结合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“老区精神校园行宣讲团”,共作报告会200余场,武汉馆把报告会送到基层,这些都受到热烈欢迎。二是上下联动产生较好效果。围绕2006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的主题,省馆、武汉馆、武汉市少儿馆和黄石馆,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图书馆等13家,在洪山广场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,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。三是借力拓展服务范围达到发展目的。孝感市图书馆联合孝南区文体局和街道联合投资50万元,建立孝感市图书馆书院社区分馆,并派出工作人员,按照总分馆服务模式运行,延伸了市图书馆的服务触角;随州市与企业联姻创办了“全球通读者俱乐部”;宜都市文化局和图书馆购买了价值11万元7000余册各类图书,分送到各个乡村图书室,将全市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纳入自己的辅建系统,这些开拓性做法,都是各地在工作机制创新上取得的成果。
(四)完善共享工程管理机制,基层中心建设上了新台阶。我省文化共享工程实施4年来,各级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,积极落实建设经费,保证了文化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。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经费共计665万元,其中,省级财政270万元,市、县级财政395万元。至此,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经费达到4070万元,其中省财政投入1660万元,市、县级财政投入2410万元。截止2006年底,与省分中心签订基层中心建设协议的基层点总数已达211家(包括6个试点县及70余个乡镇),其中已建成的服务点有164家,全省12个地级市全部建成馆内局域网,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,86个县级图书馆中有73家建成县级中心,其中65%建立了电子阅览室,文化共享工程县级以上服务网络基本形成,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去年全省重点加大了社区、乡镇基层中心的建设力度,特别是加大了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力度。如:黄石、荆门、大冶、京山等分中心开展了“文化进社区进农村优秀爱国影片社区展映活动”,十堰、建始等送文化信息进校园,宜城市分中心配合当地党员先进性教育,实施党员“网上安家”工程。一些地方还利用共享工程网络资源编制资料,送往各个镇湾村落,如:秭归县茅坪镇文化站编印农业资料为农户服务,五峰县为民营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跟踪服务,当阳市、南漳县分中心为村民播放农业科技片等,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。
几年来,各地按照《湖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办法》、《湖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服务协议》等要求,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和制度,规范管理,强化人员培训,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据统计,全省已受训人员达3000余人。同时,各级中心还重点抓了文化资源加工。目前,省分中心加工整合数字资源达344GB,免费提供各基层中心使用的文化信息资源总量已达8.5TB;荆州建立了“少儿信息大世界”数据库,秭归建立了“屈原文化暨秭归县地方数据库”,宜昌建立了“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”等,另外黄冈的黄梅戏、大冶的石雕、崇阳的提琴戏等也都将地方资源列入了当地征集的重点,省分中心已建成了宜昌、神农架、蕲春、黄梅、浠水等地专题特色资源库并上网发布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(一)各地图书馆事业发展仍不均衡,基础设施、文献信息资源等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。很多馆舍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,多显陈旧,而且在布局、功能等方面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。我省800平方米左右的馆舍还有7家,对照新的图书馆建设标准,还存在较大距离。另据了解,虽然全省大部分图书馆购书经费已经列入地方财政预算,但是购书经费增长比例仍未达到《条例》中所规定的市、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要求,也还有少数县级图书馆购书经费仍没有列入财政预算,有的图书馆多年基本没有购买新书。有的地方呈缴本制度还不落实,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。
(二)共享工程仍然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。一些基层中心在管理上不规范,打着共享工程的名义,行网吧之实,违背了共享工程建设的初衷,给共享工程带来了负面影响,加上经费、技术力量较薄弱,制约了基层中心健康发展。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,要切实加强管理,用规范的、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搞好管理工作,共同打造和维护共享工程良好的社会形象。
(三)图书馆从业人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。人才是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。目前图书馆队伍素质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,但与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,也存在不相适应的现象。我们要制定计划,采取措施,不断提高在职人员政治、业务素质,确保图书馆事业的稳步发展。
三、今年的工作
(一)加强管理,以人为本,不断创新。今年首要工作任务就是继续深化改革,通过改革求得事业发展。首先,要进一步统一思想,积极推进改革,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内部活力。要转变观念,开拓思路,以人为本,加强管理,不断创新。同时,在服务方式上要创新,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,利用先进手段,围绕服务社会、服务基层、服务农村,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路子。要加强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,对学生免费提供一些服务项目,切实把为未成年人服务工作落到实处,真心实意地为广大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。要积极为外来务工者和其他外地读者提供服务,特别要积极探索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新路子。要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特别是数字化成果和共享工程网络,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为农村基层服务,这是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。
(二)进一步贯彻落实《条例》,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。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,图书馆正面临着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。全省各级图书馆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,积极争取当地党委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贯彻落实《条例》的重视和支持,抓住目前图书馆新一轮建设的有利时机,继续把我省图书馆建设整体向前推进。加大对文化的投入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,是各级政府的责任,但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工作赢得党和政府的支持与社会的承认。各级图书馆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,将图书馆作为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和窗口,不断推进服务创新,提高服务水平,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(三)加强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,提高服务管理效益和质量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、主动关心共享工程,把它当作文化品牌加以打造。今年要在建好以图书馆为依托的基层中心基础上,把发展的触角继续向社区、乡镇延伸。文化部已经初步确定了我省六个试点县,这六个县市政府领导也在试点建设协议书上签了字,下一步主要是对照标准抓好实施。要一方面建立免费服务的机制,一方面要做好政府财政补助的规划,使共享工程基层中心的建设与城市、乡镇、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工程建设相结合,着力解决在场地、设备、资金等方面的困难,尽快形成区域性文化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整体优势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资源共建共享。今年7月份,文化部将对试点县建设进行验收,不合格者将取消试点县资格。对此,被确定为试点的县、市一定要高度重视,不仅要做到验收合格,而且要为试点的铺开创造新鲜的经验。
(四)加大送书下乡工作力度,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。全省图书馆要积极配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。各级图书馆要制定一个适合农村实际的公益性服务项目实施计划,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,与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开展结对帮扶,加大送书下乡工作力度。从2003年起,我省共有29家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图书馆先后三次接收文化部、财政部“送书下乡”工程赠书共十几万册,目前这批图书利用情况怎样?受赠县馆是否在本地相应建立了乡镇图书流动点?从今年起,文化部、财政部将实施第二轮送书下乡工程,如何使用好这些图书?大家要多想办法,不能一送了之,要跟踪服务,要使送的书适销对路,有的送的书复本很多,要做好综合调配工作,要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,大力辅建一批基层图书馆(室)或基层图书流动点,使他们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。要认真总结并大力宣传武汉、黄石、当阳等地流动图书馆、流动图书车的经验,以引起各级领导对建立流动图书馆的重视。
(五)保护传统文化遗产,加大古籍普查工作力度。图书馆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方面,具有光荣的使命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,曾创造了辉煌浩瀚的文化典籍,也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。我们一定要提高保护古籍意识,从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,来认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、加强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。据粗略统计,我省有古籍近百万余册,在这些珍善本古籍中,有许多因收藏年代久远亟需抢救。这是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各级图书馆今年要加强古籍的清理和统计工作,摸清家底,加强保护。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实施,要求各地将古籍的清理和统计纳入其工程的整体系统中,建立与之配套的保护措施。另外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图书馆也有责任,图书馆要与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积极合作,利用自身的技术、设备优势和文献资源优势,共同做好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。同时,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也可以放入我省共享工程网,丰富共享工程网上资源。总之,要守护传统文化遗产,管理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,避免造成损害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先,下对得起子孙后代。
同志们,今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就要在我省举办了。这是对我省文化艺术工作的一次大检阅!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,大家要振奋精神,增强信心,解放思想,开拓创新,真抓实干,奋发进取,不失时机地推进我省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,为构建和谐湖北,促进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。本文来自领导讲话网:
http://www.fayangao.cn/fayanjianghuagao/guanzhang/76.html
这是一篇关于全省公共图书馆馆长讲话稿的文章,馆长发言稿就介绍到这里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fayangao.cn/fayanjianghuagao/guanzhang/76.html(转载请保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