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领导、各位老师以及在座的朋友们:
大家下午好!
这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。然而此刻,我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沐浴在文学的圣殿,内心却阳光普照,明亮而感动。
夏有清风,冬有暖阳,春花正好,秋叶绚烂。感谢文学,让我短暂的生命旅程收获了美丽和幸福。文学,它安抚了我疼痛的命运,为我柔软生活坚硬的触角,让我学会安放灵魂。而我生活在苏州这座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的天堂古城,有这么多文学的良师益友相伴,有这么良好的人文氛围,这是一种幸运。并且借这次《苏州散文选》首发仪式,让我有机会坐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散文写作的体会,使我感到莫大的荣幸。
比起其他的文学体裁,散文也许是个最宽泛的概念,也是被大家争论最多的一种文学式样。是的,我用的是“式样”一词,好比一双鞋子,尖头的,方头的,高跟的,平跟的,红鞋子,绿鞋子,黑鞋子,所有的式样都没问题,都被叫做“鞋子”。人各有志,各取所需。也许散文也是这样的,心灵鸡汤,学者散文,生活感悟,抒情华章,甚至报纸副刊上家庭主妇们的闲情逸致,如何煲汤如何种花,这些都叫散文。
所以很多人说,散文是入学写作的最低门槛。
可是,散文果真如此简单吗?不,真正的散文不容易写,优秀的散文作品更是难得。
记得作家鲁敏说过一句关于读书的话:“不读什么,比读什么更重要。”我想套用在散文写作上,可以这样说:“不写什么,比写什么更重要。”
作为一个在散文写作上有野心并且能够走得更远的作者,他们会摒弃一些非真正的散文写作,他们应该时刻在思考这样两个问题:1.何谓真正的散文?2.如何写好真正的散文?
凭我有限的学识和对散文写作的浅显修为,我越来越感到散文写作的难度。每样文学体裁,都应该有它个性的独特光华,有它自身的属性与规律。当然散文也不例外。从中学课本里秦牧、杨朔、老舍和朱自清的散文开蒙,到汪曾祺的小品,再到余秋雨的文化散文,再到当代散文新锐祝勇、周晓枫、格致、塞壬和李娟,最近我还读了刘亮程《一个人的村庄》、韩少功《山南水北》和毕飞宇《苏北少年“唐吉可德”》,不同的作家,不同的风格,不同的散文,让我感到散文是一种活的文学体裁,它是会走路的,它在伴随着时代和生活走路。如果把这种走路比作散文的成长,我觉得也未尝不可。而我也在伴随着散文成长。从最早报纸副刊的千字文,到长篇散文;从没有生命质地的苍白文字到努力追求宽度、深度和广度的作品,我渴望突破,期待收获。
散文,以它的低门槛和最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,包容万象,最后殊途同归,大浪淘沙,熠熠生辉,载入文学的史册。
时至今日,在我有限的散文阅读中,遭遇了一个喜欢的新名词:“在场主义”。其实,它正确的称谓应该是:非虚构文本。作家们依靠非凡的语言才能,独特的生活阅历,凭借特殊的地域背景,以及对感知的精准把握,再通过同样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,分寸、用词的随性和到位,传达一种“在场感”的话语意境,这在当今散文界大行其道,生命力强盛。
我们苏州人杰地灵,作家云集,叫得响的散文作家比比皆是。比如范小青的散文,大气,流畅,气韵生动,又有小说家特有的情节性、细节性。在我有限的阅读中,我还读过苏州作家王啸峰的散文,读过范培松老师的《南溪水》,读过苏童老师的《河流的秘密》,读过燕华君等等老师的散文佳作……这些都是我们苏州作家的散文,仅仅苏州作家中的几个代表,那么放眼江苏?展望中国?优秀如斯,散文作家浩浩汤汤,如大河奔涌而来,令人目不暇接。所以,散文的发展总是繁荣的。一个优秀的作家,他是不会摒弃散文的。
莫言说:“如果写小说是过大年,那么写散文是我的春天。”春天,是一个美好的词汇,带给人丰富的想象。
我心中的好散文,应该有如玉的语言质地,优美而光滑;应该有山的建筑结构,峰峦叠嶂、气象万千;散文,它应该有小说的气场,有诗歌的气质,它是心灵的描摹,情感的勾勒,捕捉情绪和细节的光斑,思想闪烁其上,顺便如果有故事的猫步涉足而过,那也许会更精彩。总之,它真挚、性灵而美。散文写作是一种过程,通过“我”达到“我们”的过程,也就是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过程。所以,它又是会令人感动的。
所谓艺术的真谛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关于散文和散文写作,我知道高手在你们中间,在在座的各位老师中间,而我今天站在这里,只是表达我个人对散文的一些不成熟想法。在此,我愿意永远向你们学习,向所有的散文经典作品讨教,向生活和人生的素材攫取,使自己在散文这块文学的芳草地中采撷更美更硕大的花朵。
再次谢谢大家!
这是一篇关于《苏州散文选》首发仪式上的发言稿的文章,首发仪式发言稿就介绍到这里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fayangao.cn/yishifayangao/shoufayishi/383.html(转载请保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