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志们,朋友们:
大家上午好!
俗话说人勤春早,时值农历正月新年伊始,我们带着热情和喜悦相聚在这里,一起参加新书《走遍陇原》首发仪式,为治波社长带领的这个团队鼓掌喝彩,共同见证和分享“走转改”结出的新硕果。这不仅是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的喜事,也是甘肃省新闻界和宣传战线的捷报。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祝贺,向治波社长和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致以崇高敬意,通过你们向央媒奋战在陇原大地的记者朋友们,再次致以新春美好的祝福和祝愿。
再过三天,就是习总书记2.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。谆谆教诲言犹在耳,重重召唤永铭在心。这一年新闻舆论工作肩负光荣职责和使命,扑下身子、扎根群众,奋发有为、砥砺前行,“走转改”的信念和步伐更加坚定,记者在基层的身影更加繁忙,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的同仁为此做出了表率。煌煌三大卷、洋洋百万言,字里行间闪烁着记者的担当和忠诚,蕴含着对党和人民的大爱与深情,折射出央媒对陇原大地的关注和牵挂。
翻开《走遍陇原》,新风扑面,重读这些沾着泥土、带着露珠、冒着热气的报道,再次为甘肃的发展变化而欢欣鼓舞,为编辑记者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而感动。大街小巷、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、老乡炕头、厂矿车间……这些场景如同穿越六年春华秋实的岁月,历历在目。新闻界前贤范长江先生有一句名言:“好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”。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的同志们走遍了陇原大地,用他们的真情聚焦,用他们的真心代言,用他们客观理性的视角、铁肩道义的文章,全方位纪录和呈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甘肃。
——比如:脱贫攻坚成效显著,人民生活明显改善;以“三去一降一补”为抓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,产业结构更趋优化。
——又如,扶贫先扶智,教育精准扶贫成果显著,学前三年毛入园率、义务教育巩固率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%、94%、93%,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。
——再如,我们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,特别是首届丝绸之路(敦煌)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,展示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极大提升了甘肃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《走遍陇原》汇集了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从2010年到2015年采写刊发的新闻报道,内容丰富、亮点频闪、佳作不断、成绩斐然。正如省委王书记在《序言》中所说:“这本集子,是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新闻工作者劳动的成果和心血的结晶。这些新闻报道就如同一部部注脚、一组组缩影、一段段旁白,串起了甘肃工作的脉络,勾勒了甘肃发展的全景,记载了甘肃小康的进程,既是时代的见证、历史的回声,也是重要的参考、宝贵的财富”。在这六年的时间里,分社同志们创作发表的新闻稿件多达1048篇,2015年发稿量更是高达375篇,每天平均一篇还要多一些,这个成绩单来之不易、弥足珍贵。2016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《人民日报》共刊发报道甘肃的稿件412篇,又创历史新高。其中,头版刊发稿件39篇,同比增长了77%。其中,关于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的新闻报道数量多、质量好、影响大,为甘肃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。在此,请允许我代表甘肃省委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和敬意!
甘肃是一片美丽的土地,而这片土地上最美的莫过于甘肃人民。在过去的一年中,2600万陇原儿女凝心聚力,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,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和进步。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的新闻工作者感同身受,共饮黄河水、同享兰州蓝、齐唱西北风,与甘肃省委省政府同频共振,与陇原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。相信大家的卓越贡献不仅会落在这本飘着墨香的新书中,也会永远融汇镌刻在千里陇原这本历久弥新的大书上。
《走遍陇原》是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“走转改”的总结和盘点,也是央媒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典型和标杆,更是甘肃新闻界和宣传战线学习的范文。希望省属媒体见贤思齐、奋力追赶,创精品、出人才,守土尽责、不辱使命。今年,我们要围绕迎接、宣传、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,在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上积极主动站位,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打好主动仗、唱响主旋律、传播正能量,营造积极健康、稳定祥和、喜庆热烈的舆论氛围。希望中央在甘媒体和省属各级媒体同心协力,推出更多党和人民满意、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。
踏遍青山人未老,风景这边独好。新春新气象,新年新起点,让我们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,撸起袖子加油干,继续传播好党的声音,写出甘肃人的精气神。让我们牢记48字职责使命,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,在陇原大地留下更坚实的脚印,在人民中间感受抒发最真切的情怀。
还有两周时间,全国“两会”就要召开,拜托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各位同仁,也拜托中央驻甘新闻单位各位朋友,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甘肃、宣传报道甘肃,在你们的媒体平台讲好甘肃故事、传播甘肃声音,为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加油。
谢谢大家!
这是一篇关于《走遍陇原》首发仪式上的讲话的文章,首发仪式发言稿就介绍到这里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分享给您的好友。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fayangao.cn/yishifayangao/shoufayishi/384.html(转载请保留)。